隨著國家“以舊換新”政策的加速落地,以舊換新的浪潮滾滾而來。縱觀當下的家居建材行業,從一線城市到下沉市場,從高端商場再到社區門店,以舊換新的浪潮已經席卷了整個市場。
目前,31 個省(區、市)都印發了本地區“以舊換新”實施方案,129 項國家相關標準已全部立項,各大產業增長、增速明顯,“以舊換新”階段性成效顯著。據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,國慶黃金周期間,家具、裝飾材料、涂料等與家居裝修相關的商品銷售呈快速增長態勢,分別同比增長35.7%、12.9%和26.2%。
對于想要換新的消費者而言,大件舊家具的回收處理是一件麻煩事。越來越多家居企業積極響應政策號召,加入這一行動。精準洞察到用戶這一痛點的顧家家居在2024年3月,就已作為“以舊換新”的先行者,在行業內率先打響了第一槍,并整合出一條完整舊家具回收鏈路,7月-8月,顧家家居發起惠民煥新工程第二期,推出了三大惠民政策——90天無理由退換貨、惠民保價和7天閃店發貨。
9-10月,顧家家居“以舊換新”活動首次大范圍在全國推行,推出“拉舊不花錢,換新再省錢”的優惠政策。
為打通舊家具的回收鏈路,讓“以舊換新”的政策有真正落地的切入口,而下一步,就是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參與積極性,同時降低消費者的參與成本,顧家家居做出了兩大動作。
第一,全國覆蓋、流程極致簡化。顧家家居將整個流程簡化為“五步走”——輕松預約、專人上門、回收入庫、專業拆解、回收處理。
目前,整個項目達到了920個地區覆蓋,4000+專業服務人員。通過顧家家居的官方渠道報名后,專人跟進拉舊事宜,并且拉舊產生的費用由顧家家居承擔,真正實現“拉舊不花錢”。
“以舊煥新”,就是啟動存量市場的關鍵動作,也是在未來3~5年迅速拉開企業之間、經銷商之間差距的關鍵賽道。對于顧家家居來說,成功打通整個“以舊換新”的鏈條,就是搶到了存量市場的第一張入場券,找到了新的增長動能。
從2013年,顧家持續在“服務”環節的深度投入,2014年每年堅持高管上門為用戶提供沙發、布藝產品的清洗保養活動;2016年發布行業內首個服務品牌“顧家關愛”,截至2024年6月,顧家關愛累計服務156萬戶家庭。截至2024年9月,顧家會員注冊規模突破450萬。
第一,通過打通“舊家具回收”和“以舊換新”的整個鏈條體系,顧家家居為行業做了一次成功的打板,證明這件事是可以走通的。
而當顧家家居完成了這一次的市場落地,更多的企業也將跟隨,從而推動從舊家具回收到煥新的這一套體系成為行業的“標準動作”,并逐漸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,同時讓更多企業和經銷商逐漸適應存量市場的經營模式轉型。
第二,對于消費者來說,顧家家居“拉舊不花錢,換新再省錢”的策略,將讓消費者以舊換新的心理成本大幅降低,同時實際付出的煥新成本也大幅降低,更多人愿意改善家居體驗,從而帶動家居消費逐漸回歸。
第三,從更大的社會層面來看,由于以顧家家居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率先牽頭,整合資源、提升整體效率,或將推動整個舊家具回收體系的日益成熟,甚至帶動從舊家具的回收、拆解、二次利用等相關產業的發展。
“人民有需求,國家有政策,行業有難題,顧家有行動。”這句話,也正是顧家家居作為領軍企業的責任感和行動力。
以舊換新政策為家居行業注入了新的市場活力,然而,這場“政企補貼”活動的背后,更深層次的競爭在于產品品質、服務體驗以及品牌創新。
補貼政策在短期內極大地刺激了市場需求,但長期來看,家居企業需要在產品研發、智能化升級以及服務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在未來的發展中,企業還應注重如何通過環保、健康、智能等元素提升產品附加值,以應對消費升級帶來的新挑戰。
距離這波“換新補貼”只剩下2個月的時間,家居企業要抓住最后機會,調整產品、促銷策略,以及接下來的運營策略,不僅要趕上這波紅利,還要主動駕馭風口。
首先,是調整產品結構,緊跟“以舊換新”風口。
綠色產品、智能產品、適老化產品是此輪政策的主推“煥新產品”,家居企業應該增強節能、智能型產品和優惠力度。
幫助區域經銷商升級服務能力,包括物流配送、上門服務等,進一步加強品牌與消費者的連接。
其次,借此機會增加新品的宣傳推廣。
智能家居產品、適老化產品這輪補貼的重點產品,也是未來家居消費的主流,家居企業要借著政策風口增加新品的曝光,喚醒客戶換新需求,向消費者推薦適合的產品。
最后,提高產品創新能力。
聚焦于新質生產力,從生產端加快產品研發創新;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,從優質產品升級為高性價比產品等。
這一輪“以舊換新”對于提振家居行業信心,促進家居消費有著顯著作用,長遠也有望帶動家居產業持續升級。結合住房煥新、舊房改造等需求,支撐家居市場的逐步復蘇,讓家居行業的發展可以步入良性循環。